来源:Michael Gibb, 香港城市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李博扬 编译
香港城市大学(CityUHK)和南京东南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创新的平面伪等离子体神经网络(SPNN)平台,该平台能够直接检测和处理太赫兹(THz)电磁信号。
这项研究在智能通信、先进计算系统和太赫兹芯片集成等领域极具潜力,对于6G的未来至关重要。
该研究项目由香港城市大学电气工程系的陈志豪教授(香港城市大学电气工程系讲座教授、太赫兹与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崔铁军院士领导。
该论文《太赫兹伪等离子体神经网络用于衍射信息识别与处理》已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
研究团队旨在解决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传统的空间衍射神经网络存在空间传输效率低和空间维度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小型化和更广泛的应用。新的SPNN平台通过提供一种紧凑、高效且易于集成的解决方案,克服了这些限制。
这一新技术由紧凑的伪表面等离子体极化体衍射层和相位调制层组成,为构建和利用神经网络提供了一种紧凑的方法。它能够高效地处理诸如手写识别和多用户区分等复杂任务,在太赫兹芯片集成和智能通信系统中具有潜在应用。
论文的第一作者、香港城市大学太赫兹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SKLTMW)博士后高新新博士表示:“SPNN可以直接处理不同用户在太赫兹平台上的方向,具备不依赖数字处理的手写数字分类能力。”
SPNN的紧凑性、高效性和可扩展性使其成为理想的人工神经网络,解决了传统数字计算机的功耗和可扩展性问题。该网络能够以低功耗和光速直接处理和识别衍射信息,拓宽了太赫兹等离子体超材料的应用领域。
陈志豪教授表示:“SKLTMW拥有优秀的制造和测试设施,得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研究资助局和创新科技委员会以及香港城市大学的大力支持,这些设施使我们能够迅速测试我们的创意,并产生出乎意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