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红外毫米波与太赫兹研究院 黄勇 编译

来源:CC0 Public Domain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和西班牙大学的科学家们共同提出了一种使用一个小型的特氟龙立方体来提高太赫兹探测器灵敏度的简易方法,他们利用此方法将探测器的灵敏度提高了3.5倍。此方法只需要将一个边长1mm的立方体放在探测器表面,无需改变探测器的内部结构。
这种探测器被应用于全身扫描仪、光谱仪和医疗设备上,用于诊断皮肤癌、骨折和血液中的病理变化。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光学快报》上。
太赫兹波段在电磁波谱上位于微波和红外之间,在该波段传播的电磁波,波长大多小于1mm。与X射线不同,太赫兹波可以穿透许多物质但不会对物质产生电离损害。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无损检测学院电子工程系教授奥列格•米尼说:“通常来说,太赫兹探测器都是相当紧凑的设备。如今,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对提高太赫兹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其他性能参数很感兴趣。灵敏度越高,越微弱的信号就可以被探测到,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测量。大多数研究人员都尝试通过改变探测器的结构和组成材料来来提升灵敏度。这种方法是十分复杂且耗费较高的。所以,我们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在他们的实验中,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立方体形式的特氟龙微粒,同时这也是一种在太赫兹波段可用的电介质材料,太赫兹波能够透过该材料。所以,这个立方体被放在探测器的表面。
奥列格米尼说:“在探测器内部有一个响应区域,该区域可以由许多种材料制成,但它的尺度通常要小于波长。这个区域的主要作用是捕获和传播电磁波。由于形状和材料的原因,我们的立方体具有良好的聚焦能力,落在探测器的响应区域,其尺寸被限制到系统的衍射极限内。实验人员与西班牙的同事们共同验证了这一点。”
根据科学家的说法,所开发的在不改变其设计的情况下提高探测器响应度的方法适用于几乎任何探测器。
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将响应度增强固定在11分贝,比探测器的标准参数高3.5倍。